记得上初中及高中的美国美国时候,提到美国,历年无论是人口村里的,还是浅谈学校的老师,总是发展一副对天堂向往般的神情,就好像正在烧香拜佛的美国美国虔诚信徒一样。自然,历年受这一环境的人口影响,我也是浅谈对其向往不已,哪怕是发展小布什下令美军攻打伊拉克的时候,对其依旧是美国美国充满了好感。
等上大学了,历年接触的人口人多了些,也开始研读新闻及中外书籍,浅谈突然意识到,发展对其如此崇拜,乃至于百般膜拜,与中国几千年用血买来的教训“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极端冲突,那该作何解释么?
于是,就沉下心来,耗费了好多年的时间,默默地思想这个问题,在回答上述问题时,有必要先对美国发展史做个简单的回顾,才能有个清晰的脉络。
北美大陆上的原住民据说是东亚大陆跨越白令海峡过去的,还可能是殷商后裔,无论是否属实,这片土地原本不属于欧洲人。
但是,敲黑板了,存在不是罪,富裕不是罪,弱小才是。
北欧海上群体到处的观光旅游,热情洋溢地帮助他人将他人的财富搬到自家中,同样,其足迹也到达了北美大陆,这也为后面的移民埋下了伏笔。
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大陆经过文艺复兴、东学西渐、启蒙运动、宗教改革等,发展的枷锁逐渐被打破,探索海外以传道及获取财富为动力的新航路开辟随之而来。
我们课本上所熟知的哥伦布发现北美大陆就是其中一个缩影罢了。
在这里有必要提一下: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少数的移民影响或许不大,但是天量的外来移民迟早会为了生存乃至生活与原住民争夺有限的土地、资源、财富乃至繁殖的权利,想想五胡乱华吧,两脚羊悲惨的命运。
随着自欧洲但北美大陆航路的打通,天量的欧洲移民也随之而来。其中一个比较著名的代表就是五月花船号,制订了《五月花船号公约》,这一公约代表了当时移民朴素的愿望。
天量外来移民的涌入,与原住民之间的矛盾不断,流血冲突随之越来越多,哪怕是其中有些有识之士努力协调,也无济于事,毕竟“生命会自己寻找出路”的。
由于长期与东亚、欧洲隔绝,北美大陆原住民无论在武器、社会动员能力、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均处于下风,这就导致哪怕是人口数量远大于欧洲移民,依旧节节败退,难以招架,最后不得不逐渐退守内地,也就是越来越远离北美大陆东海岸。
既然发现了物产富饶且原住民看来是小可爱的“新大陆”(即无人居住之地),善于经商且做信贷业务的犹太人又怎么少得了的?
英国逐渐崛起之后,在争夺北美大陆的斗争中占据了上风,随着英国这一宗主国对殖民地获取巨额财富的举动严重损害了移民北美大陆的人的利益,两者的冲突越来越大,以至于无法调和,最终在法国等的帮助下,北美十三州获得了独立。
其中广为人知的是《独立宣言》,其实建议朋友们去看看独立宣言原文或译本,你会发现其中的问题,没有那么高大上的,只有赤裸裸的利益罢了,在此列举一二:没有谴责奴隶制,知道美国南北战争的矛盾点么?不用多借是了吧?对原住民的鄙视与打压更是预表了其接下来更为悲惨的命运。
在《独立宣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说:英国国王挑唆那些没有开化、残酷无情的印第安原住民残杀美国同胞。到目前为止,也只有美国将对一个种族的敌视赤裸裸地写入了国家宣言。
知道开国阶层对一个国家与民族影响至深吧?所以骨子里面的东西,无论如何也是无法隐藏起来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网上搜一下美国总统与法律对印第安人的态度,不知道对此有何感想呢?反正我是才看了一点就看不下去了。
利用法国自顾不暇之际,吞并了路易斯安那州,美国领土差不多增加了一倍,自此,打开了向西扩张的枷锁,毕竟面对法国这个老牌帝国,新兴的北美十三州还不是对手。
于是课本上的“西进运动”就跃入眼帘,其实我一直不明白的是,如此血腥残暴的行为,如何被课本美化成“运动”的,或许是我太天真了吧?
随着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这个古老的国家大门轰然破碎,美国也逼迫满清当局签署了一系列条约,获得了大量的赔款,其中最为著名,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庚子赔款,这基本可以解释了“精日”“精美”、带路党等乱想了,在此不做过多的解释了,见谅。
随着一战二战通过前期“中立国”的身份坐山观虎斗,向交战双方倒卖物资,如向正在侵略中国的日本输入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直到珍珠港事件爆发。从而大获其利,遂于二战后成为世界霸主。
至于二战后发生的大事件想必朋友们耳熟能详,在此不再赘述了。
通过上面对美国的简单回顾,最终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最初我所遇到的对美国的百般膜拜,只不过是羡慕这种获利方式及霸主下的生活罢了,等将表面的东西撕开,不过是皇帝的新衣,等它的皇帝的新衣没了,就会暴露出来开国阶层的精神,当前我们正在遭遇的各种打压不就是么?






